序号 |
项目名称 |
主要完成单位 |
主要完成人 |
获奖等级 |
一等奖项目 3 项 |
||||
1. |
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综合 性能试验台架设计建造与性 能试验 |
国核华清(北京)核电技术研发中心 有限公司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|
常华健赵瑞昌刘鑫范普成阳 祥 江小松樊焕然周明正常 磊王国栋 孙流莉 施文博 姚静芳 安 旭 倪陈宵 刘云焰毛从清蔡林智田 芳王 欢 |
一等奖
|
2. |
和睦系统实时操作系统设计 技术 |
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|
江国进白 涛孙永滨齐 敏石桂连 冀建伟张智慧杜乔瑞李 萌王晓伟 马光强 马忠刚 王静伟 马朝阳 孙星星 |
一等奖 |
3. |
AP1000 主设备安装技术 |
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|
李 建林乐忠梁选翠甘 锐苟 锐 孔丽朵 王泽锋 蔡迎东 陈赞科 皮兴刚 唐春英 张发奇 董培科 叶泉印 杨凯淇 胡杏杰郭 强刘 鹏余丰奇李瑞政 |
一等奖 |
二等奖项目 21 项
|
||||
4. |
AP1000 核电堆内构件研制 |
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|
薛 松龚宏伟蒋 恩黄建强李延葆 张 亮 秦晨晓 李恩林 孙忠飞 冷晓春 徐 杰 唐剑锋 陈小荣 何雅杰 徐敏春 |
二等奖 |
5. |
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安 全壳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发 与应用 |
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|
董占发 李忠诚 陈金凤 李建波 吴绍炜 黎鹏飞郭俊营张兴斌白冰熊 猛 金 铭绳结竑蓝天云 高 雪钟红 |
二等奖 |
6. |
概率安全分析技术在核电厂 安全管理和风险决策中的应 用 |
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|
依 岩郗海英黄志超李 娟李琼哲 汤 搏侯 伟韦 力初永越郭建兵 李 春王春辉柴国旱杨 堤张 瑞 |
二等奖 |
7. |
三代核电焊接材料国产化研 制 |
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|
郑明光景 益李欣雨徐 锴黄逸峰 蒋 勇陈佩寅顾国兴杨 飞贾玉力 余 燕宋 波霍树斌张俊宝谷 雨 |
二等奖 |
8. |
隐伏砂岩型铀矿深部探测技 术 |
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|
付 锦 张占峰 赵宁博 蔡煜琦 刘红旭 刘俊平周 觅刘 涛李新春郝 威 |
二等奖 |
9. |
供取料系统工艺设计创新及 应用 |
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 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 |
田静萍 史庆丰 农国卫 姜小平 吕永红 武中地龙同光张志宝曹爱国车 军 宋 健王 强吉 辉于金光张文凯 |
二等奖 |
10. |
燃料包壳事故工况下堆外性 能评价测试系统开发及应用 |
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|
王荣山 张晏玮 柏广海 耿建桥 梅金娜 刘二伟 杜晨曦 |
二等奖 |
11. |
CAP1400 IVR 分析方法和增 强措施研究 |
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|
史国宝曹克美王佳赟芦 苇张 琨 郭 宁顾培文高永建方立凯曹 明 丁宗华 |
二等奖 |
12. |
WWER-1000 堆型倒“U”型预 应力系统施工技术 |
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|
崔正严廖春生梁权刚杨 浩龚振斌 张明皋 李 权 秦亚林 侯成银 沈益军 孙帅 潘 敏胡乔飞钱伏华别海亮 |
二等奖 |
13. |
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先进制 造技术 |
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|
张茂龙 魏 明 唐伟宝 陆冬青 臧友鹏 夏侯俊招袁骞杨巨文苏 平倪春华 唐建文刘 畅陈益良朱尧栋彭 焘 |
二等奖 |
14. |
商用低浓化微堆燃料元件工 程化研制 |
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|
蔡振方 刘文涛 冯海宁 马 渊 范文龙 鲁杭杭 |
二等奖 |
15. |
田湾核电站核级设备和管道 在役检查验收准则和寿命评 价程序的制定 |
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|
初起宝 刘维平 马静娴 杨兴旺 张永新 欧阳钦孙兴见魏国军周 舟路 燕 刘凤梧 李清泉 常亮明 施春丰 马连骥 |
二等奖 |
16. |
核电厂设计分析评价一体化 平台 |
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|
郑明光王 勇李小燕刘 鑫李 岗 邱 健程书剑林绍萱虞 宏朱丽兵 沈 军 张经瑜 陈宇清 陈健华 秦玉龙 |
二等奖 |
17. |
自主化核设计软件包 PCM 研 发与应用 |
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 |
李冬生厉井钢卢皓亮王军令陈 俊 李文淮刘海涛王 超彭思涛张 政 李 伟韩 嵩朱宇翔张香菊党 珍 |
二等奖 |
18. |
CAP1400 非能动堆芯冷却系 统性能试验和验证研究 |
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|
史国宝曹克美蔡孝玉樊 普严锦泉 朱 升 徐财红 戚展飞 何双骥 郑尧瑶 赵冬建王伟伟路 璐郑红亮王煦嘉 |
二等奖 |
19. |
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整体 螺栓拉伸机成功研制与工程 应用 |
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|
周国丰吴 玉黄文有刘 治刘士心 王爱丽 李 晓 张美玲 张新华 岳永生 邢如军 尤心一 刘青松 黄海华 关雪丹 |
二等奖 |
20. |
100MeV 回旋加速器高频系 统的研制 |
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|
纪 彬 殷治国 邢建升 付晓亮 赵振鲁 张天爵李鹏展刘庚首王 川王修龙 魏俊逸林 军郑 侠杨建俊温立鹏 |
二等奖 |
21. |
智能化核动力仿真平台研制 |
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
景应刚 刘 伟 刘丽芬 张大志 侯雪燕 杨 墨 单福昌 田 波 张 弦 周 华 谭 超周胜煌李 敏程敏敏吴 艳 |
二等奖 |
22. |
压水堆核电站冷却剂环境影 响关键设备材料疲劳寿命试 验研究 |
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|
孙海涛王 臣孙造占贺寅彪张 跃 吴欣强熊冬庆高 晨王秉希李 辉 梁兵兵房永刚张 新曹 明邓 冬 |
二等奖 |
23. |
严重事故下可居留区应急新 风系统碘吸附器性能试验研 究 |
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|
王坤俊史英霞赵新艳马 莉马 英 刘新建 丘丹圭 孙立臣 乔太飞 戴一辉 |
二等奖 |
24. |
核电站主设备缺陷处理技术 研究 |
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|
臧峰刚郑 斌张丽屏谢 海杨 宇 邝临源卢岳川杜 娟郑连纲张 瀛 陈国才 孙英学 傅孝龙 邵雪娇 虞晓欢 |
二等奖 |
三等奖项目 55 项 |
||||
25. |
移动式放射性废水处理设备 |
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|
张铁林孟琰彬张 凯张亚奕刘明亚 孟宪雄凌 文张 琦曲德亮毛宝生 |
三等奖 |
26. |
核燃料公路运输概率安全研 究 |
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|
张建岗 王任泽 孟东原 庄大杰 李国强 王学新 孙树堂 孙洪超 杨亚鹏 冯宗洋 |
三等奖 |
27. |
独居石提取稀土后放射性废 渣资源综合回收工艺技术研 究 |
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洁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|
花 榕 刘云海 张志宾 刘义保 陈谋乔 汪大伟朱建夫于 臻 |
三等奖 |
28. |
Zr-4 合金大型铸锭成分均 匀化和精度控制技术 |
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 |
袁改焕王立平梁新宇王 练雷东平 高 博楚川川袁 瑞刘晓宁周 林 |
三等奖 |
29. |
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分类原 则与基本安全要求研究 |
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|
赵善桂刘新华潘 蓉刘运陶吕 丹 李 亮汪 萍宋凤丽吴 浩杨晓伟 |
三等奖 |
30. |
AP1000 核岛关键设备在役 检查技术 |
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|
张宝军严 智邓景珊邹斌 陶泽勇 刘一舟 程保良 周路生 袁光华 孙茂荣 |
三等奖 |
31. |
田湾 3、4 号机组环吊国产化 研究及应用 |
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|
崔方水 马援东 武仲斌 赵志军 韩洪佳 王乃明 顾红泽 武建平 岳铁刚 高秀芬 |
三等奖 |
32. |
安全级电气连接器 |
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四川日机 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|
何正熙何鹏朱加良陈 静刘伟 李小芬 苟 拓 李文平 王华金 陈 树 |
三等奖 |
33. |
反应堆压力容器辐照监督管 研制 |
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|
王泽明 王世忠 罗 英 王 浩 张 华 唐锡定 陶海燕周 军周高斌王哲 |
三等奖 |
34. |
核电厂新型棒控棒位系统装 置研制 |
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昱章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华光电缆电器有限公司 |
卜江涛 匡红波 顾国兴 杨鸿钧 张东生 卢 格顾申杰刘 刚夏轶靖陶 果 |
三等奖 |
35. |
CAP1400 核级阀门用 1E 级直 流电动装置研制 |
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常州电站辅机股份有限公司 |
顾春辉蒋亚培李 虎葛润平乐秀辉 王觉秋马 涛刘亚男邱 健彭仁坤 |
三等奖 |
36. |
核设施在线疲劳监测系统开 发及应用 |
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
陈银强甘国华桂 春周正平赵星磊 王艳芝 邹金强 秦贯洲 张娜妮 许恺丽 |
三等奖 |
37. |
核级低压电缆寿命评估与老 化诊断技术研究及应用 |
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
张益舟赵鹏宇王 雷余文敏汪 亮 云 浩郑峥高路杨唐 毅罗 垚 |
三等奖 |
38. |
核电站关键设备三维智能定 位导航系统研制 |
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
张皓范冬彭波陈明覃坤 杜 超赵鹏程高鹏飞张 帅常治学 |
三等奖 |
39. |
核电厂人因实验室系列设备 研制与应用 |
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
沈 阳李 丹乔 山朱 堃周雪莲 王 颖方思聪耿 波张 平李红波 |
三等奖 |
40. |
确定论三代安全要求在防城 港核电厂 3、4 号机组实现的 研究及论证 |
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|
卢向晖王 婷欧阳勇崔大伟李 强 王 雄林支康崔 军方思远胡艺嵩 |
三等奖 |
41. |
核安全级设备抗震鉴定地震 输入要求的研究与应用 |
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中广核工程 有限公司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|
房永刚初起宝王 庆朱翊洲金 挺 杜建勇谢永诚徐 晓宿杰熙孙造占 |
三等奖 |
42. |
反应堆压力容器螺栓卡涩处 理和螺孔修复成套设备研制 和应用 |
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|
侯 硕刘青松岳永生余 冰沈 黎 邓志燕 程 鹏 路广遥 周建明 彭祥阳 |
三等奖 |
43. |
秦山核电多机组联合开关站 运行控制技术研究 |
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 |
汪运律 卫毓卿 邱立伟 魏国明 陈坚刚 陈景荣 刘惠枫 吴玉鹏 曹传阳 刘东兵 |
三等奖 |
44. |
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核电 厂功率工况内部事件二级 PSA |
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|
赵 博朱文韬孙金龙沙平川曹 勇 石雪垚 刘京宫 卢文魁 况慧文 罗 洋 |
三等奖 |
45. |
核电厂全范围验证仿真系统 开发与应用 |
中广核(北京)仿真技术有限公司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|
曹建亭杨 堤杨海峰章 旋吴晓燕 吴 帆曹小平肖 志邹沫元高 强 |
三等奖 |
46. |
4D 智能化运输模拟技术研 发及应用 |
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|
张文君张守杰吴 桐李俊峰李 翔 梅晓好樊敏江向文元崔 浩杨 勇 |
三等奖 |
47. |
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氦检漏检 查装备和技术研发 |
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|
王 彬 张红星 王金龙 黄屹峰 李晓蔚 陆自立 张 伟 眭霄翔 高建民 何庆琼 |
三等奖 |
48. |
AP/CAP 系列核电站非能动 空气导流板制造技术 |
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|
王厚高李大鹏王 洋刘 山刘茂平 吴 伟 杨中伟 胡永清 董永志 胡广泽 |
三等奖 |
49. |
CPR1000 首套非安全级 DCS 升级改造及实施的研究 |
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|
刘 元潘海波肖红国李 青蔡 旭 孟庆军 毛新民 江国进 马吉强 张黎明 |
三等奖 |
50. |
反应堆核设计与源项分析软 件包研发 |
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|
李向阳吕焕文芦 韡柴晓明谭 怡 强胜龙姚 栋黄世恩景福庭尹 强 |
三等奖 |
51. |
华龙一号 ACP1000 严重事故 预防缓解系统热工性能验证 平台 |
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|
张 震郗 昭熊万玉李朋洲卓文彬 韩群霞 薛峻峰 张兴武 昝元锋 谢 峰 |
三等奖 |
52. |
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用主给水 泵组研制 |
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|
彭学龙 袁海锋 顾兴涛 丁贵发 马惠萍 胡广善 李云鹏 王成飞 李生福 徐庆然 |
三等奖 |
53. |
第三代核电站用核安全级蝶 阀 |
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|
吴建新黄高杨陆平沈捷美姜 燕 徐翠翠 李建刚 施佳锋 施俊杰 汪小峰 |
三等奖 |
54. |
AP1000 控制棒驱动机构研 制 |
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|
薛 松戚丹鸿米大为王惠祥李 翔 王龙强郭宝超王肃鹏施 誉王 方 |
三等奖 |
55. |
田湾核电站 1、2 号机组惰性 气体滞留床活性炭国产化研 究 |
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|
欧阳钦张振中张 勇魏建军管玉峰 付小军朱金雄张 冰张 震陆元志 |
三等奖 |
56. |
控制棒驱动线抗震鉴定技术 研究 |
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|
邓晶晶朱翊洲谢永诚刘 刚周肖佳 顾国兴 王健峰 马渊睿 杜建勇 匡红波 |
三等奖 |
57. |
核电厂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 统 |
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|
鲁春华聂黎明徐 亮罗海涛赵 路 郑冰冰 徐永华 杨晓龙 林骁元 孙拳砣 |
三等奖 |
58. |
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设 计分析技术与试验验证 |
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|
黄 庆蒋 兴张振华贺寅彪景 益 李岗李煜杨星李源朱甚 |
三等奖 |
59. |
核电站汽轮机高压缸全通流 改造技术研究与管理实践 |
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|
杨 武熊颖峰周富涛黄祥君原 帅 贾凯利 冯伟岗 于庆斌 胡琰军 胡喜庆 |
三等奖 |
60. |
核电站非能动应急高位冷却 水源系统研发和应用 |
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|
卢长申 戴忠华 陈军琦 林杰东 张士朋 黄卫刚 蒲 江 宫爱成 郗海英 林继铭 |
三等奖 |
61. |
核电厂高容量非能动应急电 源系统示范工程应用 |
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|
戴忠华 陈军琦 林杰东 张士朋 李吉生 刘 波王永年刘 晨黄卫刚李志刚 |
三等奖 |
62. |
华龙一号安全壳内置换料水 箱(IRWST)研究与应用 |
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|
王庆礼牛文华彭国胜温 亮周媛霞 李洁垚 程 浩 梁小龙 李石磊 侯建飞 |
三等奖 |
63. |
核电厂内部火灾风险分析体 系研究及应用 |
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|
李肇华张琴芳颜 珍宋 磊仇永萍 梅其良 张 轶 许浩琪 喻章程 卓钰铖 |
三等奖 |
64. |
CAP1400 堆芯支承下板与吊 篮热处理变形分析及工艺优 化技术 |
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|
刘冬安林绍萱丁宗华谷 雨余 凡 姚伟达于 庆余 燕刘 刚郑 焱 |
三等奖 |
65. |
核电站 VVP 电磁阀液压自动 测试平台的研制和应用 |
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|
韩 伟张立良安佰涛杨双庆张 刚 刘桓宇 何银江 张国财 王永鹏 安跃森 |
三等奖 |
66. |
高通量工程试验堆极端失水 失电事故快速响应设施的设 计与应用 |
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|
邹德光李海涛罗文广武文超徐 川 杨树春 刘 鹏 覃甫军 胡跃春 谭晶华 |
三等奖 |
67. |
核电结构设计及分析软件平 台 |
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|
李玉民 王黎丽 陈 健 宋孟燕 孙晓颖 张景寓 刘 钊彭博 赵丹陈超群 |
三等奖 |
68. |
核电设计可视化数据系统研 发与应用 |
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|
陆辉 刘忠牛博张琳荣 辉 胡春平 陈 蔚 沈 杰 江晨豪 |
三等奖 |
69. |
VVER-1000 核电站核岛安装 关键技术 |
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|
王建斌 李 峰 胡泽海 周丽君 魏君斌 陆建香 姚 军 姜世明 王万渝 王占云 |
三等奖 |
70. |
VVER 机组调峰期间一回路 水化学控制的研究及应用 |
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|
蒋春华王宇宙胡 海郑庆云王旭初 苏凯 |
三等奖 |
71. |
含钛难处理铀矿加压酸浸技 术 |
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|
吴永永 钟平汝 李铁球 王高山 常喜信 曾毅君王聪颖孟 舒李定龙张 宇 |
三等奖 |
72. |
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熔融物热 工水力试验研究 |
国核华清(北京)核电技术研发中心 有限公司 |
陈 炼 常华健 裴 杰 韩 昆 李 涛 孙财新 陈 颖 田道贵 徐昕晨 崔明涛 |
三等奖 |
73. |
混凝土安全壳性能试验技术 创新与应用 |
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|
赵 健蔡建涛何 锐李少纯张复彬 沈东明张 波陈 威周利华张 鹏 |
三等奖 |
74. |
核电供应链物联网技术平台 建设及应用 |
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|
徐显腾黄建森王 东伍伯基杜丽琼 刘 志 冷 静 吴志成 王 理 陈 蓉 |
三等奖 |
75. |
破损燃料组件修复后再入堆 |
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|
谭世杰高 伟章安龙乔素凯张明 李 文赵兵全李志军邵 红马 仓 |
三等奖 |
76. |
核电厂先进放射性废物处理 系统研制与应用 |
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|
潘跃龙王 鑫杨林君高 飞严 勇 沈立锋 罗兴欢 冯金才 曹茂坤 史军妍 |
三等奖 |
77. |
严重事故堆芯熔融物 μ 子成 像监测系统及重建算法研究 |
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|
刘圆圆岳会国杨海峰郑 鹏史 强 韩善彪 岳 峰 张少君 王瑞英 李雯婷 |
三等奖 |
78. |
二连基地铀资源扩大技术及 其应用研究 |
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|
刘武生 贾立城 李必红 徐贵来 郝伟林 腰善丛 葛祥坤 朱黎江 李伯平 陈 聪 |
三等奖 |
79. |
AP1000 钢制安全壳结构整 体性试验与密封性试验技术 |
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|
杨 炯马先宏李 锴钟志民黄海涛 徐 伟张亚平 章 济 |
三等奖 |
转载请注明: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奖励和团体标准网 »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17年奖励通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