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号 | 项目名称 | 主要完成单位 | 主要完成人 | 授奖等级 |
一等奖项目 3项 | ||||
1 | EPR核电站双层安全壳建造技术 |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| 周 博 陈宝智 黄 权 陈明国 龚振斌秦亚林 魏权宗 许开勋 陈志勇 陶玉平廖春生 王 龙 丁水涛 王凌华 刘莎莎魏建国 杨 尚 钱伏华 宋建义 | 一等奖 |
2 | 核电站堆内构件振动监测系统 |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| 刘才学 邓 圣 魏 东 王红波 胡建荣 李 翔 | 一等奖 |
3 | 国产首台第三代核电(EPR)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| 东方电气(广州)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| 唐 伟 明向军 周振虎 邹 杰 刘远彬 赵红远 程怒涛 李 萌 蔡泽波 江国焱 戴光明 张泽贵 叶欣延 郭时玲 颜建文 王书亮 李 恩 谢 丹 刘 俊 陈均昌 | 一等奖 |
二等奖项目 21 项 | ||||
4 | 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首炉一体化含钆18个月换料研究与应用 | 1.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
2.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3.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 |
张 洪 周 洲 肖 岷 魏 挺 卢向晖
蔡德昌 厉井钢 付学峰 王 婷 胡友森 马兹容 刘海涛 熊京川 濮 阳 白成斐 |
二等奖 |
5 | 核电蒸汽发生器用800合金U形传热管 | 1.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2.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 3.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|
苏 诚 王 勇 顾国兴 蔡志刚 王红斌 曲国胜 陆祖祥 景 益 杜圣华 张建宇张耀耀 沈宾宾 王永东 李欢妮 夏 亮 | 二等奖 |
6 | 乏燃料接收与贮存水池工程设计 |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| 吴博康 任天祯 马 敬 岳会国 许德佑 孙智华 周耀良 屠国纪 赵昌友 李庆春 潘丽雅 罗玉弟 左 越 刘继连 卢 涛 | 二等奖 |
7 | 非能动压水堆热工水力试验综合测控技术 | 1.国核华清(北京)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
2.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|
常华健 田 芳 刘云焰 张 陶 亓振锋 王嘉鹏 戚展飞 倪陈霄 李玉全 赵瑞昌 段岩峰 毛从清 王 燊 李洪森 崔明涛 | 二等奖 |
8 | 四川省若尔盖铀矿田成矿规律和深部勘查模型研究 | 1.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
2.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3.四川省金核地质勘查工程有限公司 4.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 5.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 |
张庆亨 任 胜 何发扬 金有忠 张立军 陶卫中 李庆阳 邓霜岭 李宝新 黎 波 张 浒 李宏涛 孙 丹 陈田华 耿 亭 | 二等奖 |
9 | 中国运行核电厂PSA设备可靠性数据库的创建 | 1.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
2.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|
依 岩 郭建兵 柴国旱 陈捷飞 汤 搏 侯 伟 韦 力 邱艳荣 代洪伟 李 春 王 奋 黄志超 钟 山 初永越 黄 乾 | 二等奖 |
10 |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蒸汽发生器自主化设计 |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| 张富源 黄 伟 黄 海 何劲松 余 平 张文其 李海颖 陈军亮 王 园 汤臣杭 刘宏斌 张意翼 黄 敏 邓 丰 李 磊 | 二等奖 |
11 | 自主知识产权CPR1000核电非安全级数字化控制系统研制应用 | 1.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
2.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3.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|
刘 元 孟庆军 王童生 徐晓梅 赵慧丽 林 杰 卢 炜 吴显东 王群峰 李俊卿 张学刚 陈 龙 马建新 高连国 王道斌 | 二等奖 |
12 | AP1000核电站屏蔽厂房穹顶及主体结构先进施工技术应用与研究 | 1.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
2.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|
杨振勋 刘兆瑞 于 军 余荆州 贺 凯
刘 军 蔡 松 谢利平 刘天宇 邓国平 黄 振 曾庆威 章中华 张炳畅 吴海宾 |
二等奖 |
13 | 急性放射损伤救治新技术的研究 | 苏州大学 | 杨占山 张舒羽 许玉杰 曹建平 华道本 朱南康 | 二等奖 |
14 | 层间氧化带砂岩铀矿床翼部矿体溶浸液流向控制技术 |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| 谭亚辉 胡柏石 阳奕汉 刘乃忠 程宗芳 姜 岩 霍建党 李晓剑 张宝恩 王晓东 王海峰 王高山 杜志明 苏学斌 | 二等奖 |
15 | 核电厂先进水泥固化系统工艺及配方的研制与应用 | 1.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
2.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3.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|
陈亦德 潘跃龙 乔丕业 陈小强 邓先宽 张 鹏 袁建春 王辉诚 王成东 李 超 王 倩 张学岭 李春常 赵 滢 李 东 | 二等奖 |
16 | AP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贯穿件检验系统研制 | 1.核动力运行研究所
2.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
蔡家藩 丁冬平 王仕村 张建军 周礼峰 邵文斌 聂 勇 张志义 杨崇安 朱启琼 周凤革 陈 姝 张 军 范国成 刘立群 | 二等奖 |
17 | 国内首次一回路压力边界缺陷管道的更换方法及实施 |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| 秦余新 张鸿泉 王文奎 陈述清 黄开凯 李 杰 张志明 黄荣许 王国才 蒲 江 桑建军 张朝辉 杜秋波 王 松 郭召生 | 二等奖 |
18 | 压水堆核电厂安全壳氢气风险评估及监测系统研发 | 1.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
2.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3.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|
林继铭 罗 沙 葛珍珍 姜晓玲 覃 亮 段承杰 董 强 李 琳 祝维燕 肖 洲 黄永生 陈 鹏 陈美兰 崔赫辰 张世顺 | 二等奖 |
19 |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管嘴超声检查装备研制 | 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| 吴健荣 李 明 刘金宏 陈怀东 肖学柱 吕天明 | 二等奖 |
20 | 核电厂操纵人员心理测评研究与应用 |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| 申中祥 黄乃曦 任军华 郑建锋 陆 凡 胥遥山 张兆虎 炊晓东 邓江明 潘保林 | 二等奖 |
21 | 核电厂实时信息监控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 |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| 王 婷 刘高俊 谭 珂 江国进 孙永滨 倪立功 | 二等奖 |
22 | 内陆厂址大气弥散模式研究 | 1.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
2.北京大学 |
李凤菊 蔡旭辉 朱 好 宋 宇 刘新建 张宏昇 郑 伟 陈家宜 王晓亮 康 凌 毛亚蔚 | 二等奖 |
23 | 重水堆主热传输支管自动超声检查系统开发 | 1.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
2.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.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4.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|
郑永祥 袁建中 商俊敏 何 海 许 奎 陈明军 杨崇安 邹廉列 王仕村 裴启林 | 二等奖 |
24 |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筏板基础冬期施工工艺与应用 |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| 刘兆瑞 金世安 秦玉伟 衡福利 赵景发 李 攀 董林博 朱利军 霍海旺 刘庆红 路进学 李 兵 李文恒 贺 攀 唐建国 | 二等奖 |
三等奖项目 50 项 | ||||
25 |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查策略重大优化及实施 |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| 李平仁 王 琪 张志明 吴宇坤 李晓蔚 范岩成 张 涛 龙 笛 韩 超 | 三等奖 |
26 | ACPR1000概率安全评价模型的开发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| 1.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
2.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|
黄 飞 郭建兵 杨志超 杨 健 孙逸民 黄 乾 郗海英 姚 远 刘 翔 王 明 | 三等奖 |
27 | 数字化核电站总体运行功能分析及相关人机接口设计 | 1.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
2.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|
唐 涛 商幼明 刘学春 徐 钊 王长东 孙 涛 张 莉 刘海宇 尚 臣 杨东升 | 三等奖 |
28 | 恰希玛核电厂工程二号机组电站计算机系统设计及应用 |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| 方 舟 王 伟 谢大蓉 王志成 马 骏 毛 磊 陈明瑾 张淑慧 张 洪 苏 杰 | 三等奖 |
29 | 核电机组在广东电网运行方式研究 | 1.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
2.广东省能源局 3.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4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|
罗必雄 谢卓群 彭 波 刘 云 孙景强 圣国龙 任剑强 陈 旭 朱志芳 孙开宝 | 三等奖 |
30 | ACP1000仪控特点总体方案设计 |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| 吕冬宝 陈日罡 王 强 肖代云 邹 凯 俞光卫 张瑞萍 刘 玥 赵 晨 崔明路 | 三等奖 |
31 | 车载伽玛能谱勘查技术研究与综合预测 |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| 李必红 陆士立 韩绍阳 柯 丹 赵 丹 卫三元 罗 毅 张明林 李晓光 张濡亮 | 三等奖 |
32 | 航天器测高装置用贫铀屏蔽体研制 |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| 王玉岭 田春雨 续锦梅 房淑英 邹本慧 韩志华 王锦龙 康泰峰 梁 军 | 三等奖 |
33 | 大埋深砂岩型铀矿床地浸采铀工艺技术 |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| 王海峰 牛玉清 李建东 武 伟 原 渊 汤庆四 甘 楠 利广杰 宋振江 陈云龙 | 三等奖 |
34 | 燃料棒焊缝半补偿法X射线检测工艺研究与应用 |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| 邓昌义 杨通高 刘轶群 曹 晖 陈 超 蒋建军 杨 昆 査 军 宋 磊 兰 虹 | 三等奖 |
35 | 铀尾端流化床系统设备研发与工程应用 | 1.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
2.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 |
张永平 吴 涛 左宝昌 朱长兵 金福岳 石秀高 宋来武 姚红军 胡彦涛 刘海军 | 三等奖 |
36 | AFA3G核燃料组件骨架检查装置的研发 |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| 王二平 赵 锐 崔振波 李万普 常艳君 刘宝桐 | 三等奖 |
37 | 低中放废物处置场地勘测及核素运移研究 |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| 易树平 马海毅 程小久 曾 强 汪华安 李学山 胡学玲 何宝石 任国澄 张润明 | 三等奖 |
38 | 核电站用抗磨抗蚀功能涂层研发 |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| 吴树辉 许 彪 黄科峰 胡金力 黄 骞 史一岭 叶 林 刘泽坤 尹 嵩 覃恩伟 | 三等奖 |
39 | 秦山二期扩建工程严重事故管理导则开发技术研究 | 1.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
2.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|
邓 坚 黄代顺 卢毅力 邓纯锐 崔怀明 冷贵君 武铃珺 孔翔程 向清安 陈建新 | 三等奖 |
40 | 新型多源γ校准装置 |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| 杜 毅 程 瑛 漆明森 刘献忠 陈嘉浪 | 三等奖 |
41 | 岭澳二期安全壳超压保护措施改进–增设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 |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| 李嫦月 丁 亮 王世民 龙 亮 王晓江 周 喆 李丽娟 李 军 王红玉 韩晓峰 | 三等奖 |
42 | 重要用户中间回路冷却水系统(KAA)加缓蚀剂处理工艺研究 |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| 顾颖宾 李 锋 韩 斌 张 毅 王旭初 王宇宙 陆志浩 秦金光 | 三等奖 |
43 | 核电站换料仿真培训系统 | 1.核动力运行研究所
2.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
张 皓 李 姝 赵鹏程 彭 波 廖红星 张 侃 景应刚 陈 明 覃 坤 王 瑜 | 三等奖 |
44 | 凝汽器喉部膨胀节氦检漏开发及实施 | 1.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
2.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3.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|
徐利根 袁建中 周越峰 杨 敏 郑永祥 陈明军 厉建文 柏佳磊 汪 植 冯春杰 | 三等奖 |
45 | 事故辐射分区及人员累积剂量分析方法研究 |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| 梅其良 孙大威 韩建春 付亚茹 黎 辉 潘 楠 钱惠富 张姗姗 张海俊 李怀斌 | 三等奖 |
46 | 大孔径阴树脂去除核电厂110mAg核素的应用研究 | 1.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
2.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 |
秦建华 王 东 刘新福 韩玉刚 雷水雄 | 三等奖 |
47 | 核级设备鉴定技术研究 |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| 黄文有 赵月扬 钱建华 钟质飞 王 超 杨壮豪 杨立树 朱 贺 王 胜 陈 勇 | 三等奖 |
48 | 百万千瓦级发电机励磁旋转二极管监测系统自主化研制及应用 |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| 刘业胜 李建华 黄 超 夏敬明 贺英章 许航源 徐小明 尹 亮 钟质飞 杨 勇 | 三等奖 |
49 | 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系统 | 1.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
2.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3.上海科达机电控制有限公司 |
俞高伟 黄定忠 张 甬 童富春 周蕴花 顾立刚 付丰年 王宏印 沈志华 刘南衡 | 三等奖 |
50 | 扩散型氢计研制及其在中国实验快堆的应用 | 1.清华大学
2.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|
罗 锐 余华金 裴志勇 王 洲 杨献勇 洪顺章 宋德宽 穆瑞云 李同生 李文宏 | 三等奖 |
51 | 秦山二期扩建工程反应堆保护系统设计优化和设备改进 | 1.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
2.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|
刘艳阳 王远兵 许东芳 周继翔 李红霞 李 高 李谢晋 冯 威 肖 鹏 刘宏春 | 三等奖 |
52 | 核电站1E级电缆热缩套管研制 | 1.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
2.深圳市宏商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.北京市山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|
周晓斌 钟晓光 姜庆水 熊 宇 李笑镭 吴绍佳 张 楠 窦慧元 顾燕春 苏 罡 | 三等奖 |
53 | 钢制安全壳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|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| 葛鸿辉 柳胜华 陈来云 汤福平 徐 挺 马云飞 黄小林 张 瑞 彭晓平 李帅希 | 三等奖 |
54 | 直流熔断器寿命试验与评估系统 | 1.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
2.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|
石 颉 姚建林 刘玉杰 陆永芳 施海宁 梁志国 吴成年 | 三等奖 |
55 | 汽轮机转子叶片根部超声相控阵检验技术研究 | 1.核动力运行研究所
2.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
张益成 邱进杰 蔡家藩 聂 勇 方 江 李彦伟 何 海 陈 亮 卢 威 成照宇 | 三等奖 |
56 | ACP1000核岛厂房抗震分析技术研究 |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| 杨建华 张超琦 李玉民 王洪斗 隋春光 王先东 刘 敏 王冬梅 杨 烨 | 三等奖 |
57 | AP1000核电厂大型结构模块力学性能试验及设计技术研究 |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| 葛鸿辉 夏祖讽 李韶平 褚 濛 宋晓冰 黄小林 黄江德 储艳春 严 军 | 三等奖 |
58 | AP1000核电钢制安全壳(CV)现场组装及安装技术研究 |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| 梁选翠 王 伟 张文燕 陈华桥 尹付军 李灿彬 郭玉炳 刘卫华 董 亮 杨久贺 | 三等奖 |
59 | ACP1000非能动余排系统外层安全壳外挂水箱流固耦合分析 |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| 王黎丽 李玉民 张超琦 蔡利建 姚 迪 王洪斗 魏 峰 刘玉林 左仲存 孙晓颖 | 三等奖 |
60 | 田湾3、4号机组特殊地质体地基优化处理 | 1.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
2.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|
李玉民 张超琦 王宝树 孟 剑 崔方水 李雪明 韦松余 王黎丽 江传方 王云峰 | 三等奖 |
61 | 核能海水淡化堆非能动专设安全设施综合模拟试验研究 |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| 许世杰 刘 逊 卓文彬 李朋洲 宋丹戎 李长林 谭曙时 肖泽军 许晓兰 王晓衡 | 三等奖 |
62 | 基于核电三维布置设计平台的管道支吊架结构设计软件NPHS开发 | 1.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
2.北京伟熙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|
唐涌涛 苏荣福 许 伟 崔国强 许 余 张 栋 余兴凤 林 亮 王 帅 裴郊区 | 三等奖 |
63 | 汽机房半地下布置的通风设计 |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| 押淑芳 张天林 綦建国 许延荔 | 三等奖 |
64 | 核电厂消防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|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| 李 波 乔旭斌 陈 澜 何小华 曾令刚 黄 宇 黄志祥 王明才 毛卫兵 解丰波 | 三等奖 |
65 | 开发性金融支持中核集团核能发展与铀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研究 | 1.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
2.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财务部 |
白云生 韩绍阳 刘 敏 张 明 袁 帅 陈 超 凌晓哲 朱 博 王亚坤 田 楠 | 三等奖 |
66 | AP1000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 | 中电投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| 丁维民 冯 平 马元华 丁 军 章善春 殷作敏 姚 鹏 谭贡清 郑日水 张 敏 | 三等奖 |
67 | 可靠性维修(SRCM)应用技术及预防性维修大纲开发 | 1.核动力运行研究所
2.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
刘丙月 高建勇 李艳良 秦 凤 付 佳 杨海双 戴 兵 金国强 郭 逸 何 虹 | 三等奖 |
68 | AP1000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化图册研究与应用 |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| 徐忠祥 张少青 钱永根 朱欲志 和英锋 侯言慧 安宇哲 谭世杰 李 欣 李 学 | 三等奖 |
69 |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法规标准适用性研究 | 中电投核电技术中心(北京)有限公司 | 王晓航 朱立新 吴锦坤 丁云峰 梁 军 刘学锋 刘 宏 宋明海 王 遥 赵 鑫 | 三等奖 |
70 | 核用电动鱼雷真空阀开发 | 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| 罗玉英 熊建平 钟 雄 吴 刚 殷亚芳 刘 洋 | 三等奖 |
71 | 控制棒驱动杆解锁及检查工具的研制 |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| 王 燕 樊秀梅 沈艳祥 刘慧芳 李建奇 谢 亮 | 三等奖 |
72 | 蓄电池短路耐受时间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| 1.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
2.沈阳东北蓄电池有限公司 |
姜庆水 周晓斌 沈 岩 曾跃沫 | 三等奖 |
73 | 辐照后钴调节棒组件厂内转运容器研制 |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| 张洪军 姚 琳 王 庆 唐兴贵 吴 明 谢 亮 | 三等奖 |
74 | 一种核电站闸门吹砂装置 |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| 王东海 李海珠 白 玮 张荣勇 武 婕 | 三等奖 |
转载请注明: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奖励和团体标准网 »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14年奖励通报